不屈平凡,萤火也比月光 | 身边的奋斗故事
“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2022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地点赞了拼搏奋斗的平凡英雄,指出“无数追梦人还在奋斗奉献”,强调“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铿锵的话语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伟大源于平凡,实干造就辉煌。即日起,我们推出“身边的奋斗故事”专题,大力弘扬“忠于使命、勇于创新、善于协同、成于务实”的企业精神,讲述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显担当,在点滴工作中见作为的奋斗者故事,展现电科西北、二十所人立足岗位、勠力同心、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牧
没有什么比诗歌更适合与她放在一起了。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是她冲锋陷阵的担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是她事不避难的义气;“图之于未萌,虑之于为有”的习惯使她总有破解难题的高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胸襟让她总能与同事打成一片……
在软件专业部,很多人都说她很能干,可也深知,那些有目共睹的成绩,是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她是冯瑞,是软件专业部的一名软件质量师,被部门领导誉为“左膀右臂”,被单位同事笑称“精神支柱”,被年轻员工敬为“流程专家”。
【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一颗苍松,就做山谷中的一丛灌木,但一定要做溪边最好的一丛小灌木。——席慕容】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做就要做到最好,是冯瑞对工作的基本态度。作为软件质量的“裁判员”,她在软件开发管理上要求相当严格,她曾经将一份软件开发计划打回重做了十余次,面对不符合要求的软件开发计划或不完备的流程,她丝毫不讲情面。“很多人知道软件质量管理很重要,但这不像代码编辑一样显性化,连很多软件开发人员都不知道软件质量管理为什么重要”。说着,她拿出一本书,《难忘的软件开发日日夜夜》,介绍说,1996年,欧洲航天局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后40秒火箭爆炸,事后调查分析发现爆炸原因在于惯性导航系统软件技术要求和设计错误。作为军工科研单位,软件质量直接决定着装备运行安全,冯瑞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程度不亚于科研创新。
基于对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她高度关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环节全过程项目管理,从项目策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项目验收和维护保障等各阶段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同时,她注重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新知识学习,积极探索5000A过程管理、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深度融合方法,将软件开发的项目范围、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沟通等各个核心要素进行集成管理,推动实现软件质量全流程可控和开发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在2019年GJB5000A三级评价时,她参与的项目软件问题最少,评价组认定“软件质量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表现突出。”
真正钻进去后,冯瑞对软件质量管理各环节流程和细节把控非常熟悉、严谨,多项目的跟踪和涉猎促使她能够在各种急活、难活中主动补位,“一旦有紧急任务,我们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她。”而乐于分享的性格,促使冯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编写作业指导书、文档模板和示例,进一步推动部门软件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为软件质量师们做好“裁判员”、“培训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你的职责在于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余世存】
聚沙成塔,小事不小。在冯瑞眼中,职位分工只是主责主业的明确,部门但有需要,绝对义不容辞。
软件专业部成立之初,还没有设立项目计划员,她接过了这项任务。对于科研计划统计管理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计划管理,做实做细总没错的”,以此为初心,她坚持每周五加班整理形成部门计划书,将每一类项目、每一个节点都“网格化”、“数据化”,对于有风险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思考,在部门例会前优先提出思路和建议,对于计划进度不明确、计划节点有拖延的情况逐一落实原因,梳理形成后续工作举措,有力推动科研任务完成。
部门职能业务调整之初,保密、安全、质量相关工作她一手抓起,对于防范化解风险,她的重视程度很高,不仅在实践层面推动形成周检查、月抽查、季回查的机制,并且在制度层面将相关业务程序固化成流程图,嵌入部门日常管理中,确保不发生重大保密、安全、质量事故。
作为支部副书记,她以实践诠释了什么叫当好支部书记的“左右手”,对于推动支部党建融入中心、推动中心、服务中心上,她始终保持着超前思考、创新策划、推动落实的作风。为推动重点项目任务顺利开展,她策划制定支部党员攻关团队、青年突击队等建设方案;为擦亮“共性”品牌,她策划推进四个专业部的支部共建活动;为调动部门同事干事创业积极性,她思考提议构建部门内部激励机制,通过评选优秀团队、科技管理创新奖、先进工作者、最佳新人奖、软件之星等举措,助力支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员工培训层面,她设计策划软件员工分层培养计划,通过组织开展管理能力提升课、内部制度流程培训、专业书籍采购等阶梯化推进员工能力提升。
【我不后悔对任何一个人好,因为我对你好,不代表你有多好,只因为我很好。——董卿】
爱人者,人恒爱之。“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党组织凝心聚力都需要这样一个人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发挥融合剂、粘合剂的作用,在软件专业部,冯瑞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她助推软件专业部构建起了‘家’文化”。
冯瑞坦诚,这是她听过的对自己最高的评价。
在领导眼中,她总有“金点子”。因为她的性格热情大方,非常容易融入到同事之间,理论上的扎实和沟通能力的卓越,她在帮助支部书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成绩斐然。同时,她有较高的政治站位,也很擅长换位思考,从推动部门发展这个角度出发,她能够及时了解、梳理和总结目前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立足领导带领团队、员工发挥作用两个维度,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抓手,为部门凝心聚力出思路、献计策。
在同事眼中,她总是“乐于助人”。性格平和、科研流程熟悉、多工作平台轮岗锻炼造就了她业务能力的出色,与人交往中良性沟通造就了她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中难沟通、难解决的问题,流程上不清楚、不了解的环节,任务中有困惑、有疑问的关键点,同事们总愿意找她询问,“我从来没见她跟谁红过脸,她是我见过最有耐心的人,即使她不了解的事情也会及时帮我找人答疑解惑,简直就是‘百事通’”,这几乎是整个部门对冯瑞的统一评价。
在90后眼中,她是“知心姐姐”。软件专业部年轻人居多,每年都会有新入职的员工加入这个集体,冯瑞深知年轻血液对于部门发展的重要性,除了帮助部门领导担负起新员工培训的任务之外,她格外关注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从来不是我找她,而是她找我”,部门年轻人说,她总是能从细微处入手观察、注重到大家的情绪,特别在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在年轻员工处理问题有畏难情绪的时候,在大家对职业生涯规划有困惑的时候,她总能深入到年轻人中去,与他们谈心,做好情绪抚慰,及时帮助年轻同志梳理自己的优点、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找准发展平台和发展方向,促进年轻员工与部门领导的充分沟通交流,甚至力所能及的帮助年轻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亲和力和热心肠得到年轻同志的公认。
有这样的执行力、亲和力,就有了她在部门的组织力、号召力。“很多人说年轻同志难组织、难发动,也许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做好沟通工作,没能真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策划、部署、推进”,冯瑞说,她认为软件专业部的“家”文化建设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营造这样愿沟通、说真话的氛围,对找准部门工作、支部工作的切入点,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发挥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项工作中,我特别愿意发挥我的长处,作出我的贡献”。
冯瑞说,软件专业部对她来说不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伴她成长、帮助她实现梦想的地方,在这里,也许自己能做的不多,但愿意为了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更加优秀献计献智,发光发热。
没有什么比诗歌更适合述说她的坚守——
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
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星辰而已,
只要我们醒着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破晓。
——梭罗